查看完整版本: 韓流帶動韓國商標,曾雅妮卻帶不到台灣!
頁: [1]

LryukyoL 發表於 2010-6-19 09:39 PM

韓流帶動韓國商標,曾雅妮卻帶不到台灣!

也許韓國人在國際運動比賽搞小動作常常讓人看得快要抓狂,但無可否認的是,經過十多年投入高爾夫發展,他們在這一塊開始進入收割的階段了。

美國女子巡迴賽(LPGA Tour)的「韓流」盛況,近幾年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現在連難度更高的美巡賽(PGA Tour),韓國男子選手也慢慢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去年梁容銀(Y.E. Yang)在PGA錦標賽正面對決逆轉Tiger Woods(老虎‧伍茲)無疑是強心針,四大賽冠軍榜史無前例第一次升起亞洲國旗,證實十多年來的高爾夫投資是條正確的道路。

高爾夫大概是全世界中最不受身材因素限制的運動之一了,無論是高、矮、胖、瘦、老、少、中、青,只要你打得夠準,抓的博蒂夠多,吃下的柏忌夠少,你就有機會在最高殿堂贏球。因此,一百一十公斤如Kevin Stadler(凱文‧史達勒)、六十歲如Tom Watson(湯姆‧華生)、十七歲如石川遼(Ryo Ishikawa)、一百六十四公分如Ian Woosnam(伊恩‧伍斯南),這些一般被認為是職業運動場上的劣勢者,都能打出競爭力的桿數,甚至摘下冠軍盃。

十多年前高爾夫還不是很發達的韓國人明顯就是看到這一點,政府全力作多,帶動企業贊助國內比賽和選手,甚至像SBS、KIA、Samsung這種大型企業還能把觸角伸到美國,一方面增加跨國知名度,一方面增加自家選手的外卡參賽權。如今,不僅職業男女子選手遍及美國舞台,後輩們還不斷湧現上來,推擠著前輩們往前走,稍稍沒注意,前浪就被後浪給翻捲過去。

根據Ballantine's Championship(百齡罈錦標賽)官網去年二月中的一篇報導,KPGA(韓國職業高爾夫協會)共登錄四千七百五十三位職業選手,其中八百七十位為全職選手,三百四百零一位為半職,四百八十二位則為職業教練。再看看代表未來希望的青少年選手,韓國青少年高爾夫協會(Korean Junior Golfers's Association)提供的數字高達二千七百八十六人,其中三分之一為女子選手。

如此龐大的高爾夫人口,自然容易把國內職業巡迴賽推升起來。或許論規模,男、女韓巡賽短期內不容易追趕鄰國日本,不過在將國內巡迴賽定位為養成階段的前提,出口女子選手堪稱全球之最,「女韓流」紛紛湧向獎金更高的日、美LPGA,也造就了樸世莉(Se Ri Pak),甚至年輕一代的樸仁妃(In Bee Park)、申智愛(Jiyai Shin)等人,先後在四大賽奪冠掄元。

同樣的男選手,近年來拜崔京周和梁容銀效應所賜,「出口值」大幅成長,除了美巡賽之外,離家較近的日、亞巡迴賽,都有不少韓國人的名字,而且都是一些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子,像不到二十歲的盧乘烈(Noh Seung-yul),已經贏得歐巡賽冠軍,而安秉勛(Byeong-Hun An)和Han Chang-Won(韓昌丸)也以國際業餘大賽冠軍,提前感受奧古斯塔的大賽氛圍。

韓國推動不受亞洲人先天身材條件限制的高爾夫,讓韓國人看到職業高爾夫的遠景,只要球打得好,不但獎金收入可觀,企業們的贊助更是額外的收入。因此,家長們大手筆培養孩子打高爾夫,就像是某些家長願意培養孩子當醫生或律師或音樂家一樣,希望有朝一日家中也會出現下一個樸世莉、下一個崔京周、下一個梁容銀。

看看韓國旅美雙雄崔京周和梁容銀在國際舞台的表現,兩人至今在美巡賽合力搶下九座冠軍,前者生涯獎金高達2105萬2295美元,後者也有506萬8100美元的水準。值得一提的是,崔、梁的功成名就,身上別上更多的註冊商標,而且大多是韓國企業。

例如,梁容銀頭頂從原本的TaylorMade換成KOTRA(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這是韓國政府1962年所設立,旨在促進韓國貿易和投資的非營利性政府機構。最耀眼的是崔京周,曝光率最高的帽子正中央掛著韓國國旗,取代原本Nike的小勾勾,右胸前是每年都會舉辦國際比賽的SK Telecom(南韓電信),其他旅外女將更常常帶著韓文商標穿梭在電視機前。

回頭看看台灣!當年陳志忠和陳志明勇闖美巡賽,韓國高爾夫尚在起步階段,但二十年的發展過程彼長此消。好吧!整體高爾夫實力和環境不如人就算了,如今好不容易出現一位擁有兩座四大賽冠軍的曾雅妮,試問她身上又掛了哪些台灣企業商標呢?

台灣企業對運動選手的冷漠,某種程度或許跟台灣缺乏國際品牌大廠有關,不過更大癥結恐怕是政府長期對運動的漠視態度,諸如藉由政策上的稅率優惠減免來提高企業贊助職業比賽和選手的誘因,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以致於企業只願意有限贊助選手和比賽。

其實,以曾雅妮這種只差一步就可以登上世界球后的重量級選手,在韓、日早就待價而沽,但諷剌的是,台灣並沒有發生。日前,傳出中國企業端著二千五百萬美元合約,有意買下曾雅妮身上的五年商標權,總算是遲來的肯定,不過兩岸之間何其敏感,想必曾雅妮更希望像崔京周等韓國選手一樣,穿著的服飾和使用的桿袋,滿滿都是台灣企業的商標。

不管如何,中國企業有意贊助曾雅妮不失為一個刺激,搞不好因而激勵國內企業站出來,並影響國家當局對體育的相關政策。當然更重要的是,假設曾雅妮真的能夠賺到比獎金還多出倍數的長期廣告合約,相信會有更多家長願意投資自己的孩子,朝職業高爾夫金字塔頂端邁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goldencheetah 發表於 2010-6-22 11:25 AM

大大說的沒錯
我很能贊同大大的觀念
台灣政府再對品牌企業這一塊的經營
真的很差
猶記前陣子在討論產創條例時
我看到了宏碁的王振堂執行長
與工業局局長杜紫軍在電視上辯論的時候
王執行長提到一個觀點
台灣憲在的獎勵都是在獎勵中小企業
反而對這些開始轉型成品牌經營的企業
不但沒有獎勵  變相性的變成稅負懲罰
一個大型的企業  它時時刻刻要跟對手作戰
政府要改變心態  不要被動的等企業來跟你要資源
而是能夠主動的幫企業設想  讓企業在世界的競爭上
更加有優勢
看看韓國的三星 LG  現代   這些都是政府傾全國之力
全力扶植的知名韓國品牌
而台灣  在這塊  真的輸人家很多
我們沒有能力嗎??  我們沒有技術嗎??
但是  政府的不支持  甚至是刻意的歸類
讓人民感覺  打高爾夫球  是個奢侈的運動
如果我們去下球場打球  看看球場給我們的明細
裡面的收費就可以看到政府的心態了
(題外話  各位大大知道嗎  一台重型機車 在台灣買的價格  是在美國買的188%!!)
任何一項運動的推行   都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政府不與民爭利
企業才能永續的推動   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像施振榮先生那麼傻的推動HOPE
也不是都像永信藥品工業公司創辦人李天德先生舉辦了36屆的永信盃排球賽
政府要給民間多鼓勵   民間才有意願去做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多話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