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隱身測試機x-2試飛成功
頁: [1] 2 3

luxegen 發表於 2016-4-23 03:35 PM

日本隱身測試機x-2試飛成功

本帖最後由 luxegen 於 2016-4-23 03:48 PM 編輯

日本隱身測試機x-2試飛成功

就如我以前所寫的,X-2滿多地方比美國F-22 F-35先進的地方:
最大的突破就是不塗隱身漆還能與F-22 F-35的隱身性相比擬
"X-2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極小。看起來猶如數十公里之外的昆蟲的獨角仙的大小"
隱身機最麻煩的就是隱身漆,又重又貴又難保養,不用隱身漆
會讓X-2的整備出勤率大增,主要是日本用了
"能吸收電波的陶瓷和碳化硅系復合材料"
全世界只有日本會做,連美國都不行
難怪成了TG造謠抹黑的重點,
日本很早就公布X-2使用了S-進氣到,TG一些軍事評論家到今天還在造謠說沒有
「通過使吸氣管彎曲,反射面積之小或許已經超過美國的隱形飛機。」
向量推力加上飛控一體,可以讓X-2做出很多特技動作,
"機身的飛行動作數據可與發動機的推力數據同時得到分析"
當然也是TG抹黑的重點之一,其實TG看了是羨慕的不得了
http://images.financialexpress.com/2016/04/japan-x-2-reuters.jpg
================================================
日本國産隱形戰機先進在哪
2016/04/22

    日本首架國産載人隱形戰機「X-2」4月22日實現首次試飛。這是用於開發新一代戰鬥機的驗證機,其特點是具有很難被雷達探測到的隱身性和較高的機動性能。掌握可與美國比肩的世界尖端水平的自主技術不僅有利於擴大日本防衛採購的選項,還將産生拉動周邊産業的波及效應。

  「通過創新與鑽研克服了此前隱形戰機的弱點」,1月28日,在位於愛知縣豐山町的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的一角,日本防衛裝備廳第3開發室室長、一等空佐(即空軍上校)三輪英昭指著被繩子圍起來的場地內擺放的X-2機身某個位置介紹道。

 位於其面前的是引擎的空氣吸入口。由於屬於機密,內部處於難以看到的角度。據稱,通過自主設計,使吸氣管形成了複雜彎曲結構。

 雷達朝著對象物照射電波,通過反射回來的電波來探測對方的位置和距離。而隱形飛機則通過吸收電波,或使電波反射方向偏離來實現隱身。但是,吸入口朝向機身正面,易於反射雷達波。

  日本防衛裝備廳高官充滿自信地表示:「通過使吸氣管彎曲,反射面積之小或許已經超過美國的隱形飛機。」
      
  X-2是以意為富士山的「心神」這一代號而被熟知的先進技術驗證機。自2009年度起,耗費約7年時間、投入約400億日元得以開發完成。如果算上前期的關鍵技術研發,耗時將達到15年,再加上引擎的研製,則被認為長達20年。可謂是一項巨大工程。

  以從日本防衛裝備廳獲得設計和製造訂單的三菱重工為代表,約220家企業參與了開發項目。主翼和尾翼由富士重工業負責,座艙周圍由川崎重工業負責,控制系統和引擎則分別來自納博特斯克和IHI。

飛機引擎的燃燒溫度越高,作為推力源的高壓氣體就越多。該引擎渦輪的進口溫度為1500攝氏度以上,是民用飛機引擎的1.5倍以上。


  
      這是通過使用宇部興産與IHI開發的陶瓷基複合材料(CMC)以及鈦鋁等輕量日本國産耐熱合金實現的。IHI防衛系統業務部開發部長夏村匡表示,「這是一種可參與全球競爭的先進技術」。

      存在高功能化「陷阱」

     「具有隱形功能的機身和引擎的一體化控制並不是任何廠商都能做到的」,三菱重工防衛及宇宙領域工程師總監及總工程師濱田充自信地表示。

      不過,未來的道路似乎並不平坦。

      洛克希德馬丁的高管曾表示,即便每個技術都很先進,但「如何在實戰中應用隱形戰機,日本尚不具備經驗」。在適合隱形戰的機身與電子系統的配合,以及通信系統的應用等方面,日本尚未達到美國的水平。

      另外,也有聲音擔心會存在日本製造業常見的「高附加值化陷阱」。日本飛機評論家青木謙知指出:「即便融合了各種尖端的技術,但實用性較差的話,也毫無意義。在設計方面也有必要始終考慮其性價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上阪欣史
  

  日本是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第4個開發隱形戰機的國家。X-2首次試飛成功後將交付日本防衛裝備廳,用1年半時間來驗證技術和性能。作為2028年度前後退役的日本國産戰鬥機「F2」的後續機型,將在2018年度之前,判斷採取日本自主開發還是國際共同開發的方式。

     集結日本最先進技術   

  X-2採用了在世界範圍內也處於最高水平的日本國産技術。

  其1是從雷達上「消失的機身」。機身採用了能吸收電波的陶瓷和碳化矽係複合材料。開發這種材料的是日本綜合化學企業宇部興産。據稱,電波吸收材料在世界範圍內只有日本企業能夠開發。

  座艙的擋風玻璃塗上了特殊的錫合金。隱形戰機的關鍵是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減少反射雷達波的截面積。三輪英昭開發室長介紹稱,「機身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就易於反射,但X-2的機身壁板幾乎沒有接縫。此外,其獨特的機身形狀還能將發射來的雷達波反射至別的方向,這也是特徵之一」。

  美國大型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等開發的美軍隱形戰機「F22」和「F35」的詳細參數未被公佈,因此難以單純比較,但三輪英昭開發室長表示「X-2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極小。看起來猶如數十公里之外的昆蟲的獨角仙的大小」。

  其2是很高的機動性能,能實現以往機身所難以完成的特技飛行動作。

  秘密就在於左右引擎噴射口安裝的鴨蹼形狀的「推力轉向片」。總計6個轉向片可上下左右活動,改變噴射角度,借此能自由完成快速爬升、快速俯沖和急轉等飛行動作。

  機身的飛行動作數據可與引擎的推力數據同時得到分析,從而計算出機身應保持的最佳姿態。例如,在逆風狀態下一般很難操縱方向舵。X-2則能瞬間分析這種狀態,驅動轉向片,防止飛機在急轉彎時失控。

      另外,保證飛機高機動性能的還有日本首個正式配備了加力燃燒室(afterburner)的國産實證用引擎「XF5-1」。

LUXGEN原創...<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匪兵乙 發表於 2016-4-23 05:22 PM

好先進哦
日吹們又有新材料可以吹上一陣了

leclan 發表於 2016-4-23 06:16 PM

本帖最後由 leclan 於 2016-4-23 06:23 PM 編輯

感謝IDF哥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你寫的風洞文、炮管文陪伴我成長,從高中到大學畢業到研究生。
想當年第一次看到日本風洞獨步天下的文章,震驚之餘,嚇得我連續幾天食不下咽。曾幾何時,兩岸三地論壇颳起一陣造謠與闢謠的旋風。
多年下來,物是人非,只有你孜孜不倦的堅持,和風靡各大論壇的風洞圖片依舊流傳。時光荏苒,曾經的輝煌恍若過眼雲煙。腦海中依稀那瀟灑的身影逐漸模糊,直到看到luxgen這動人的ID,以及你亙古不變的犀利文風。
心神起飛了,你以激昂的語調,飽滿的熱情再次祭出了風洞論,圖文並茂,引人深思,發人深省。然而,英雄遲暮,當年的長篇大論絕地反擊,變成了今日的三言兩語流水潺潺。
時間都去哪了?昔年你曾擁有大批擁躉,你登高一呼,他們如影隨從。如今他們卻不知去了何處,背叛了當年的理想與信念。互聯網創造了這紙醉金迷的年代,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看到他們否定你、挖苦你,我心中五味雜陳。真理在誰一邊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浮躁的社會,再無一人願與你為伍披荊斬棘!你已老去,卻無人敢接下你手中的事業。
你如同一位固執的老炮,守護著心中的聖潔的神殿,不容他人玷污。
聽,這是斜陽下一人的戰歌!~~

2016.4.23于南開園...<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西岸的来打酱油 發表於 2016-4-23 08:02 PM

哇哦,這架飛機是不是還可以變成機器人啊?是不是還能讓駕駛員變身奧特曼啊?真是羨慕不來{:42:}

RNAVision 發表於 2016-4-23 08:18 PM

慢慢飛,飛几年后再決定到底要不要搞四代機。<br><br><br><br><br><div></div>

uniekun1 發表於 2016-4-23 08:55 PM

congratulation!!!! 心神終於成功起飛了, 看來F-3 服役, 指日可待. 但是, 我有個疑問, 因為我對材料學不是太清楚, 所以有點疑問, 陶瓷的韌性不是很差不嗎??? 心神這設計不會是"被撃中=完蛋"吧...

luxegen 發表於 2016-4-23 09:31 PM

小飛豬寫的,很多地方還是睜眼說瞎話,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2943z2t6603xsa6872be.jpg     
准備首飛的心神,注意它的折流板推力矢量

4月22日,日本心神完成了首次試飛,這表明日本在研制第四代作戰飛機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心神和設想之中的F3几乎兩回事,日方給予   心神的編號和名稱是X-2技术驗證機,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只是對日本在隱身、氣動等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進行驗證,而不是類似于YF-22/-23這樣的驗證機。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024t3749dfz8d3dikck.jpg
心神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達到F-3

     從總布局來看,心神采用了波束控制概念來設計氣動布局,這也是第四代作戰飛機一個基本的設計概念,既實現主要邊緣的平行,把照射波束集中在少數向個方各,這樣對方雷達無法接收到穩定、連續的回波,難以鎖定和跟蹤,從相關圖來看心神的機翼、尾翼前后緣平行、機身呈棱形、V形垂尾,以便實現較好的波束控制,不過心神的尾翼明顯有一個缺口,似乎進行了切尖處理,因此造成尾翼后緣與機翼后緣不平行,這樣對隱身性能不利,因此心神的波束控制不但比不上F-22,與F-35都有差距。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113ejx56h6xt672255j.jpg
心神采用了波束控制來設計外形,注意它的平尾進行了切尖處理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240u6swh0rgsrsjbs9j.jpg
早期的模型沒有進行這樣的處理

     從心神早期的模型來看,這個平尾並沒有切尖,這樣的處理可能是控制飛機顫振,從切掉的面積較大來看,也有可能是控制重心,因為常規布局的飛機,重心靠后,這樣與平尾的距離較近,力矩較小,這樣就需要較大的平尾才能得到滿足需要,而較大的平尾本身也會導致重心進一步后移,所以需要將平尾前移,我們看到F-22和T-50的平尾甚至切入到機翼之中。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344xy7aw4qrgwuuiwgw.jpg
F-22的平尾已經“切”入機翼之中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442re22umenzoenmnuc.png
T-50也采用了這樣的設計

     提高機動性能是心神另外一個設計重點,它一樣提高了機身渦流的運用,心神的機頭比較扁平,這樣可以對機頭渦進行整流,機身和機翼有邊條,這可以對機身渦流進行整流和加强,也就是說機頭把渦流拉起來,然后機身邊條和機翼邊條再進行補充和加强,以提高飛機的大迎角飛行性能,心神的進氣道上表面有一個明顯的下傾,這個設計目標應該是當飛機進行大迎角飛行的時候,氣流仍舊能夠順利流過,進一步提高飛機的大迎角飛行能力。
http://www.dingshe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4/22/173534i4t0vfo4ft4vmeoy.jpeg
心神的進氣道上表面下傾

心神也采用了推力矢量,不過配備的是早期的折流板,特點是發動機無需做任何改裝,適于在現役飛機上進行試驗。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作為試驗研究有一定價值。但有較大的死重和外廓尺寸,推力矢量工作時效率低,對飛機隱身和超音速巡航不利,另外發動機的推力損失也比較大,所以除了早期的X-31驗證機之外,几乎沒有飛機采用這種推力矢量技术,心神采用這種技术,可能是對推力矢量進行研究,為以后采用軸對稱或者二元推力矢量打下基礎。



從整体上來講,心神主要作用是對日本在隱身、氣動布局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驗證,從而保證日本航空工業在戰斗機領域研制能力能夠延續下去,眾所周知,戰后日本一直被美國航空工業視為自留地,日本航空自衛隊也一直采用美國的作戰飛機,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今天,日本航空工業只能發展一些輔助性的機種,上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的騰飛,日本一直想發展國產作戰飛機,也就是所謂的平成零戰計划,但是美國考慮到自己的安全、經濟等因素,最終把這架飛機變成了F-16改進型,也就是現在的F-2,此后日本雖然繼續進行新一代戰斗機技术發展工作,但是一直沒有相關型號研制,所以維持作戰飛機研制隊伍、能力就顯得比較困難,通過X-2這個項目,能夠把以前的技术成果彙聚,進行實際運用驗證,同時讓技术隊伍能夠延續傳承,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不過X-2最終能否變成F-3還有待觀察,首先缺乏必要的發動機,心神目前的發動機推力明顯不足,配套的發動機還在紙上,而研制高性能發動機的難度、費用一點不比戰斗機本身要少,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已經確定要大量采購F-35戰斗機,這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將會占用大部分經費,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心神的投入能有多大恐怕日本人自己都心中無數,所以對于心神來說,日本人可能采取的是走一步算一步的策略。
本本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心情手禮 發表於 2016-4-23 10:29 PM

飛起來了.但飛得起來並不代表就很神很先進.技術驗證機嘛.就等著看到底是驗證了什麼技術.等官方公佈吧..{:32:}

li9998 發表於 2016-4-23 10:41 PM

小飛豬是給大家搞科普,很客觀的評論心神,不像他人,還六帶驗證機,先把四代技术驗證的了再說吧

martinma540 發表於 2016-4-23 11:44 PM

教主你居然是女的?????<br><br><br><br><br><div></div>

MAXpayne1 發表於 2016-4-24 12:15 AM

本帖最後由 MAXpayne1 於 2016-4-24 12:18 AM 編輯

高達核心戰機終于艱難的飛起來了,呵。。。
真是千呼万喚始出來啊,可惜才是第一步。。剛開始。。
但是,教主肯定哭了。。 終于是盼到了。。我都感受到教主心中的抖動。。

carl1124 發表於 2016-4-24 12:37 AM

整部片子...都看完了....
雖然看不出有何戰力.....
實驗機嘛.......
說真的....
一點黑煙都沒有......
一點都不麻虎.....

tommy892075 發表於 2016-4-24 11:37 AM

匿蹤性看起來好像不錯,性能 好像沒甚麼提到

harker633 發表於 2016-4-24 11:52 AM

驗證機,所以基本上是進行氣動力、匿蹤及發動機驗證。離正式戰機還有一小段路要走

dkdsl 發表於 2016-4-24 01:57 PM

這應該只是性能驗證機,就像老美的X系列飛機,純粹驗證技術用途,非實戰用飛機。
<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